智慧社区发展现状及前景

发布时间:2021-09-10 08:42:00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下,“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智慧社区”模式。


aidu.jpg


一、智慧社区简介


(一)智慧社区的含义。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二)智慧社区建设背景。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环境下,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各地大城市也综合国务院的指导意见,推出适合自身城市社区发展的指导建设方针,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兴起智慧社区建设浪潮。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居民脱离农村以往的以村、宗族居住的方式,走进城市,住进了城市的小区中。为方便对居民进行管理,往往在城市居住的密集区便会形成社区。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将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其相结合,让社区的居民享受到更完善的服务。


(三)智慧社区应用场景。在一些大型的社区中,社区居民有着各种生活需求与信息需求。一般居民在家政服务、家电维修、幼儿托管、教育、养老、文娱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需求。但在庞大的社区体系中,存在着信息滞后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居民的需求。智慧社区的建设,主要就是解决以上种种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痛点。利用“互联网+社区”的模式,在互联网搭建一个社区平台,平台可以提供最新的社区信息,简化社区居民日常的缴费途径,共享社区的闲置资源。


二、国内智慧社区发展现状


(一)国家对于智慧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发展社区电子商务,按照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务实推进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发智慧社区移动客户端,实现服务项目、资源和信息的多平台交互和多终端同步。


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结合信息进村入户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积极发展农产品销售等农民致富服务项目,积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推动扶贫开发兜底政策落地。


(二)智慧社区在国内各个城市建设情况。在2018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省级示范镇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在杭州萧山的相墅花园小区,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项“黑科技”,成功构筑全省首个“8+N”智慧小区平台。让这个小区完成完美蜕变,成为样本试点小区。


无独有偶,南京市的鼓楼区预期在2018年年底实现“惠民、优政、兴业”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前,该区近17万户的房号数据已经录入平台,预计将在10月底完成8万户的注册上线,12月底之前完成全区80%的覆盖。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一个集合政务服务、物业服务、邻里服务、公益服务等为一体的“社区家”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已粗具雏形。


三、现阶段城市智慧社区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政府难以贯彻智慧社区建设落实。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为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建设活动。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居民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会科技带来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现实落实中,某些地区的智慧社区项目高开低走,开始时高调宣传,最后却低调收场。还有一些地区只是为了建设而使用,并没有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后期运营维护问题,以致后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造成资源的浪费。一般而言,智慧社区的发展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的,都会有比较好的运作,但是总体而言,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各个不同服务模块之间的衔接和有效运营尚待提高。


(二)社区内的资源、服务整合困难。智慧社区的理想状态,是让社区内的闲置资源、劳动力均能有效地被利用。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社区的人员虽然居住比较集中,但是要将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是有难度的。一是社区内的闲散人员可能经常居家不外出,或不经常接触社区的信息。要统计这类人群的信息是比较有难度的;二是社区居民基数庞大,有技术,有服务能力的人群隐藏在社区居民中,挖掘起来比较困难,将其整合起来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三)社区化服务无法形成差异性。当前各个城市的智慧社区服务主要类型有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社区行政管理中心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一些社区O2O产品提供的专项到家服务。这些智慧社区服务都打着智慧社区的旗号,但是在社区居民眼中却没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一些社区社交产品,想通过线上的社交圈子吸引用户,试图在社区内做一个小圈子类似通讯分享工具。但是,微信、微博这些已经深入市场的环境下,社区社交产品注定会失败。社区化的服务要突出差异性,更多的还是要在如何提供优质的服务。针对社区居民不同的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四)技术、人才配套滞后。长期以来,社区行政管理人员人才素质有限,智慧社区软硬件资源若要实现改革与创新,首当其冲的便是人才储备的挑战。一方面对原来的人才队伍进行技术和管理意识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一方面现有的人才激励政策尚未完善,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进驻管理层面。


四、智慧社区发展建议


(一)立足于大型平台化发展,形成智慧社区服务闭环。在当前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大背景下,智慧社区服务模块需要发展必须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等特点,完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功能,将智慧社区服务模块的服务人群、服务对象,更好地覆盖到社区中众多的居民。社区居民所需要的生活服务大多数都能在智慧社区平台上进行需求的发布,发布后由社区有专项技能的居民或者是有闲暇时间的居民进行服务的对接。将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在社区内对接完成,无需居民到社区外寻求服务,从而形成智慧社区的生活服务闭环。


(二)考虑需求差异化,社区服务产品采用O2O模式。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打通线上线下,智慧社区具有独特的地理聚合优势,而新媒体和信息手段又能作为线下聚合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O2O模式,可以实现有形与无形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不同的服务模块都可以在线上进行信息传播,在线下转化为真实服务,并在多角度考虑差异化的问题。


(三)平台订单精确匹配,对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运营。在智慧社区平台上,社区居民一旦发出服务需求,平台需要精确地定位社区居民的服务要求,匹配适合的服务提供商或者个体。在服务的提供方面,要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强化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对在平台登记的服务提供人员,要记录详细的个人信息,并且针对服务质量设置一个评价制度,促进服务提供者对于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深挖社区服务的垂直领域,创新运营模式。智慧社区目标和内容是智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家居,通过技术手段和高度技术人才的设计,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因而智慧社区不应该仅仅在居民社区,还更应该打开范围,围绕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尤其是产业经济等方面进行开展,贯穿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居民感受到“足不出户”的方便,把居民和社区之间的纽带紧紧地连在一起。把智慧社区落在实处,融入社会体系并稳固下来,开创社区生活的新方式。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